学生工作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麻醉之星 · 医路启航 | 2026届推免生风采展示系列一(直博生)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0-20
点击:

“学海无涯,涯际任舟行;光阴似箭,箭疾惜时勤。”有这样一批学子,他们怀揣对医学的敬畏与热爱,立志勇攀科研高峰,一路披荆斩棘,不懈探索‌,凭借优异成绩与科研潜力获得直博资格。接下来,让我们一睹他们的风采。

姓名:贡浩瑜

推免学校:北京协和医学院

推免专业:重症医学(直博)

个人简介:贡浩瑜,男,江苏丹阳人,中共党员。21本麻醉1班班长。本科期间多次获得校一、二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奖励和称号,在临床水平测试中获得毕业考试免考资格。CET6 616,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2022、2024年),二等奖(2023、2025年)。2023年国际生理学竞赛中国赛区个人赛二等奖,团体赛一等奖,国际赛区全球第七名。

个人感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经验分享:大学不比中学,青年人须在大学中树立志向,培养兴趣,学会交际,发展有益的特长。有志于学术的同学,应培养阅读的习惯。在主校的三年,我曾在图书馆书架的每一个角落驻足,无论是课业知识,外文参考,还是文学经典,博观约取,四海皆为我所用。学习不止停留在课本,可溯西医之源,研读经典英文课本,跟随全球信息前沿,探寻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例如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当前这类医工交叉人才正是行业所需。学习之余,不妨培养长期而持久的爱好,譬如听一阙古典音乐,看一部电影;莫沉湎于碎片化,短平快的信息茧房中。学术的真正精进,须舍弃攀比之心,不必计较眼前得失。回想过去数年,虽历经坎坷,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言常伴我身,让我保持内心澄澈,不患得患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在形成自己的想法后,也可联系专业老师探讨,人正是在一次次交流和思考中,逐渐解明自己的前路。人们常说“但问耕耘”,我想,从“学生”到“学者”的转变,正是这般发生。

姓名:叶子雨

推免学校:首都医科大学

推免专业:危重症医学(直博)

个人简介:叶子雨,四川成都人,中共党员。曾任校团委组织部宣教部副部长,21本麻醉3班组宣委员等职务。在校期间多次获得校一等奖学金,社会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在临床专业水平测试中获得毕业考试免考资格。曾获得“挑战杯”省级二等奖,大英赛二等奖与三等奖等多种奖项。

个人感言:玉汝于成,功不唐捐

经验分享:我始终坚信高效的学习比时间的堆砌更为重要,课堂上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思考,及时做好笔记,将知识融贯通。见习课则是一个将书本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的绝佳时机;同时,这更是探索自我的绝佳时机。进入实验室,阅读文献、参与科研实践、设计实践项目都帮助我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且往往需要独立完成各项任务,这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参加竞赛,与不同专业的同学合作,碰撞不同的想法,在合作中各展所长,共同朝着目标前进。加入学生组织,帮助我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培养团队协作和应急处理能力。在学习之余,寻找一个能让自己放松的爱好,我喜欢走出去看看,当迎客松近在眼前,当长城就在脚下,不仅洗刷学习的疲惫也能深切感受到世界的辽阔与生命的纷呈。回顾过去的五年时光,我深刻的明白医学之路漫长且艰辛,但你的每一滴汗水、每一次尝试、每一份坚持不懈的努力,都不会沉默无声,请相信“玉汝于成,功不唐捐”。正如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一样,只要我们保持耐心,持续耕耘,终将迎来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在探索与实践中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姓名:谈皓舟

推免学校:上海交通大学

推免专业:麻醉学(直博)

个人简介:谈皓舟,江苏苏州人,中共党员。推免排名专业第1,本科期间2次获得国家奖学金,连续3年综测排名年级第1,连续4年获得校一等奖学金和三好学生。雅思学术类首考7.0。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等国家级奖项21项、省级奖项6项。第一负责人主持1项省级大创项目,以独立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其中2篇位于中科院二区。高分通过临床医学专业水平测试,获毕业考试“免考”资格。

个人感言:与天奋斗,不亦乐乎;与地奋斗,不亦乐乎;与人奋斗,不亦乐乎。医学之路,道阻且长,唯有以不懈之志攻坚克难,方能在无影灯下守望生命之光。直博非终点,而是探索未知的起点。

经验分享:学业是大学生活的基础,我从大一开始便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不局限于课堂听讲,而是通过课前梳理框架、课中专注思考、课后及时整理与拓展的方式,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高效的学习不在于时间的堆砌,而在于方法的优化和节奏的把握。也正是基于扎实的学业基础,我才能够有信心和余力去探索更广阔的领域。在科研方面,我积极主动与导师沟通研究方向,从阅读文献、提出设想,到参与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我体会到科研不仅需要严谨的态度,更需要主动探索的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竞赛则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我与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组队,在合作中各展所长,共同应对挑战,这不仅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能力,更让我学会了在压力下统筹规划、灵活调整。推免的过程,对我而言并非仅仅是一场资格选拔,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审视与方向校准。从争取本校推荐资格到参与外校考核,我始终认为,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老师通过面试考察我的专业素养与科研潜力,我也透过老师的提问方式、研究方向和对学生的期望,判断彼此是否契合。我深知,真正具有长远价值的,不是某一项加分的成果或某一份精美的材料,而是持续积累的专业基础、独立思考的能力、团队合作的意识以及面对不确定性时的从容心态。回顾五年时光,我最大的感悟是:真正的成长来自于每一步的踏实积累,来自于对知识的好奇与敬畏,来自于挑战面前的坚持,也来自于对自我认知的不断深化。这段旅程让我学会如何学习,如何与人合作,如何管理时间与情绪,如何在多元目标中寻找动态的平衡。推免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节点,而过程中所培养的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和综合能力,才是我收获的最宝贵的财富,也将支撑我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时光不负笃行人,付出终有回响。在探索的漫漫长夜里坚守或许孤寂,但持之以恒,打磨技艺,终会迎来高光时刻!愿大家以榜样为灯塔,脚下有根,心中有火,薪火相传,续写华章!

审稿人:陈一菲 许秀 孙晓楠)


学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