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于郑州大学圆满落幕。这场被誉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大学生双创盛会,今年再度升级,共吸引全球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院校的619万个项目,近2443万人次学子同台竞技,“百国千校千万人”的创新舞台汇聚世界英才。在这场巅峰对决中,麻醉学院“优敷痛享”团队力压群雄,不仅以小组第一的优异成绩斩获高教主赛道金奖,更成功晋级全国排位赛,创造了学校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战绩!
项目风采
项目名称:优敷痛享——开创光响应水凝胶术后切口镇痛新时代
项目组别: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项目获奖:国赛金奖
团队成员:周子晗、田金悦、王之凡、周心洁、周晨蕊、康伟业、程菀、张乐宁、蒋小康、洪越、吕明秀、钱家旺、焦鑫豪、周月、杨嘉琪
指导老师:武玉清、邓晓然、司然、李杰、王鹏程

项目简介:术后切口痛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团队历经百余次实验,攻克稳定性差、载药量低、光毒性大三大技术瓶颈,自主研发光响应术后切口镇痛敷料,产品利用近红外光精准激活水凝胶中的光响应基团,实现局麻药丁卡因在切口部位的可控、按需释放,为广大患者提供长效、安全、高效的术后镇痛新选择。


成绩的背后,是日夜兼程的拼搏,也是温暖坚实的守护。从校领导、校团委和学院领导的亲切关怀与战略部署,到一次次推进会的精准把脉,再到贴心的后勤保障,学校与学院始终是团队最坚实的后盾。团队师生锐意进取,日夜奋战,完美诠释了徐医麻醉学子“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信念,最终折桂国赛!



此次夺金,不仅是实力的彰显,更是麻醉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生动成果!展望未来,学院将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建,将大赛成果反哺育人全过程,着力培育新时代麻醉学专业卓越人才。
团队成员感悟

项目指导老师 武玉清
通过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学生们学会了捕捉临床实践中的痛点问题,激发了创新思维和创业梦想,懂得了团队协作和优势互补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了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指导老师,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是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主动探索、锲而不舍。当看到学生在台上自信从容并收获成功的那一瞬间,我深刻领悟了“甘为基石,静待花开”的真正意义。这条路,我将继续满怀热忱地走下去。

项目负责人 周子晗
人一生总会不断经历“第一次”,就像我第一次站在国创赛的现场,是深深扎根,给我自信与坚定。直到小组第一的成绩出现在系统上,所有期待都变得轻盈,所有付出都化为欣喜——这“第一次”的金奖,从来不止是一纸证书,而是有导师相伴熬夜修改的深夜,是伙伴轻拍我肩说“你可以”的瞬间,是所有这一切悄悄拼凑成的成长礼物,往后每次回望,我都能看见,那个为心中所爱、拼尽全力的、发着光的自己。

项目汇报人 周月
站在国赛舞台,回望从校赛到今天的每一步,感慨万千。衷心感谢母校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和武玉清教授五年来的悉心栽培,给予我站上赛场的底气与力量。特别感谢我的导师上海华东医院麻醉科主任顾卫东教授,是您的理解与支持,让我能从容代表母校参赛,在路演时骄傲喊出“我们来自中国麻醉学人才培养的摇篮”。这份金奖荣誉属于关心项目的每一个人!我将带着这份徐医麻醉人的情怀,继续为母校争光!

项目核心成员
田金悦 周心洁 王之凡
从校赛的青涩亮相,到省赛的激烈角逐,再到国赛的最终绽放,这段路满是“关关难过”的挑战,更藏着满溢的收获。困难面前,我们从不是孤军奋战,伙伴们并肩作战、老师们耐心指导、学校全力支持,都是我们斩获成功不可或缺的力量。除了金奖这份结果,个人的成长、同甘共苦的友谊、全力以赴的经历,同样珍贵。这份难忘的经历更让我们领悟:只要付出百分百努力,无论结果如何,都能不留遗憾!
(撰稿人: 张书诚 审稿人:李欣潼 司然 孙晓楠)